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Footer】版型設計

前言

Footer,就是網站最下方(頁尾)的那一整個區塊,這個區塊中一般會有「版權宣告、快速連結、社群圖示」等元素,視當下需求來決定這裡要放多少資訊,若沒啥好放,至少放個「版權宣告」即可。

不過Footer真的沒啥好放嗎?

Footer比Header更具彈性,不用像Header要考慮整個容器是否太高影響選單的呈現或影響閱讀,而Footer已經是在頁尾了,可以不用太在意「高度」問題而收納更多資料內容。

若「選單」那些頁面們有些單頁裡面內容實在太少,做成一頁的話會顯得有點空洞,也可以考慮把該頁的內容移至footer中呈現,例如「聯絡我們」這一頁裡面若不須放太多聯繫資訊,可以不用硬設計這一頁,只要把簡易的聯絡資訊放至Footer即可。

說明

Header若懂得如何設計,再來要設計Footer,就非常的簡單了,其概念都是一模一樣的。

一般平常的官網,Footer內容都比較單純,故不太需要設計兩組來供給電腦或手機來各別套用。

實作

我們使用Elementor 編輯器Pro版的才能設計。

1、從「Theme Builder」新增「Footer」

Elementor編輯器,有一個叫「Theme Builder」的選項,Theme Builder又稱「主題建構器」(有些翻譯會這樣翻),如下圖,按新增後選擇「Footerer(底部)」,並命名。

一定要選「Footerer(底部)」,不然會對應錯誤。

【Footer】版型設計-1

2、進行Footer設計

視情況決定要切幾個區塊來置入元素,若一開始新網站比較沒有什麼內容可以規劃在Footer中,就拉一個大區塊,裡面放一段版權宣告的文字即可。

版權宣告文字範例 :

寫法很多種,這邊僅列出幾個,餘可在網路上查詢其它的寫法。

這邊提供一下基本格式,

  • 中文寫法 :  版權所有© [年份] [擁有人]
  • 英文寫法 :  Copyright © [year] [owner].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的網站也可以使用英文寫法,並無一定的限制。

以下是範例:

© 2024 架站勤拿手 版權所有  
© 2024 架站勤拿手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小訣行銷工作室 有加上設計公司的名稱。
Copyright © 2024 架站勤拿手. 保留一切權利。  
© Microsoft 2024 架站勤拿手 超簡寫法。
Copyright © 2022-2025 年份是用一個區間年份。

▼範例圖:

【Footer】版型設計-2

3、進行響應式預覽(平板、手機)

這裡完全跟「Header」那篇教學完全一樣,分別在不同寬度裝置做點微調即可。

4、套用全站

設計好了之後,就可以把此模版套給全站,套用後全站的Header選單區,就會以你所設計的為主,佈景主題所給的Header選單區的樣式就會完全被取代掉。

【Header】版型設計-3

【Header】版型設計-4

5、Footer再度編輯的進入方式

Footer要做二度修改,有二個方式可以進入編輯介面。

(1)從網站前台進入

在首頁或有套用該模版的頁面,滑鼠移至「Elementor編輯」(不要點擊下去),滑鼠移上方即可看到該頁面有套用到的模版,找到Footer名稱,點擊後即可進入編輯介面。

(2)從網站後台進入

從後台的「範本/Theme Builder / Switch to table view 」,即可找到Footer的名稱,即可點擊進入編輯。

結論

1.這邊主要把Footer的製作做概念式的說明,餘可發揮巧思去設計,甚至可以在後台另建一組選單名稱讓它出現在Footer也未嘗不可啊!

2.實際上當一個網站資料較龐大時,Header與Footer應合併思考,哪些重要選項可放在Header或Footer,哪些內容可以放在Footer做補充或引導,這些都可以多觀察不同網站的Footer版型作法,然後再發想如何設計。

3.當整個網站的所有頁面設計完畢時,你可以再回過頭來思考,有什麼資訊可以放在頁尾的,此時再來做二次的Footer修改。

 

導讀(Elementor文章模版設計)

前言

之前的頁面設計(稱「單頁設計」),例如首頁、關於我們、服務介紹…,這些都是各別設計該頁,每頁都獨立不會互相影響

而在一些特殊需求下,需要多頁共用同一種版型時,就會用到「模版」的概念的作法。

何謂「模版」?

1、做一次的版型並選擇套用範圍(例如套用全站),這樣全站的每一頁都會出現這個版型,這樣的作法稱為「模版」。

2、只要做一個版型,例如「最新消息」的①列表版型、②單篇展開版型後並套用到所有的最新消息,爾後編寫最新消息只要在後台的「上架區」編寫純文字或插入圖片,就可以自動在前台對應區自動載入並套用事先做好的版型,就不用每篇文章都要進入Elementor做切版,這樣才會省時省力。

有哪些「模版」需要製作?

視需求,目前常用有以下5種模版 :

名稱 說明 備註
(1)Archive(分類列表模版) 文章分類列表頁之版型設計。 用在文章專區(部落格)之設計。
(2)Loop(分類列表之單元格模版) 文章分類列表頁之單元版型格設計。 用在文章專區(部落格)之設計。
(3)Single(單篇模版) 單篇文章展開全文後之版型設計。 用在文章專區(部落格)之設計。

 

文章系統模版

再來Elementor中最豐富最偏功能性的「文章系統」或「部落格系統」,都是要去設計(1)(2)(3)這三大模版,

如果網站中有「文章專區」,而「文章專區」不想套預設版型,就可以加上(1)(2)(3)來另客製自己的文章專區的版型,例如這2網站的部落格專區 :

  1. https://chichu.co/blog/
  2. https://mpsony.com/

都是我以Elementor所設計模版來達成的。

文章模版範例展示

  導讀(Elementor文章模版設計)-3 導讀(Elementor文章模版設計)-2

導讀(Elementor文章模版設計)-4導讀(Elementor文章模版設計)-1

文章模版之自訂欄位

文章模版的作法中,也可以替每一篇文章擴充欄位,如下圖,再配合模版設計時把這些欄位做動態對應,即可對應至前台瀏覽每一篇文章時會在指定位置出現這些欄位。

導讀(Elementor文章模版設計)-5

結論

「文章模版」是一個概念,它可延伸成其它功能,例如「店家介紹、作品集、房仲物件、活動、…」都可做成模版後,以後就在後台「寫文字上架」即可,就不用篇篇都開Elementor去切版設計版型,未來若有修改版型,一修改後就會全數的文章一起套用。

 

【Header】版型設計

前言

Header,就是網站最上方「選單」的那一整個區塊,我們要用Elementor編輯器來設計這個區塊,這個區塊中一般會有「Logo主選單」,必要的話可以加上標語、或其它內容或元素。

說明

用Elementor編輯器先設計出一組電腦版Header,再微調響應式手機瀏覽時是否僅靠微調就能適當呈現,若不行,則須另再設計另一組手機版專用的「Header」,然後讓電腦版Header與手機版Header做自動切換出現。

名稱 說明 備註
(1)基本型Header 僅製作一組電腦版Header並直接用電腦版會狀態來微調手機版的呈現樣式。  
(2)稍複雜型的Header 製作一組電腦版Header + 一組手機版Header,各別呈現。 一般平版裝置因也有一定的寬度,故可以延用電腦版的Header,不須另設計。
(3)較複雜型的Header 一組電腦版Header + 一組手機版Header(搭配Popup彈出視窗功能) 一般是要複雜功能的網站才用此方式

準備工作

1、Logo圖

如果尚未有Logo,可以先用「網站名稱」當成文字Logo,未來再另自行設計Logo,不會設計則可使用「標小智」去產生Logo。

練習用Logo下載(擇一):

Logo1  |  Logo2  

2、設好一組選單

已設好選單則不必再設,若尚未建立選單,可參考此篇

實作

我們使用Elementor 編輯器Pro版的才能設計。

1、從「Theme Builder」新增「Header」

Elementor編輯器,有一個叫「Theme Builder」的選項,又稱「主題建構器」(有些翻譯會這樣翻),如下圖(位在範本中),按新增後選擇「Header(頂部)」,並命名。

一定要選「Header(頂部)」喔,不然會對應錯誤。

【Header】版型設計-1

2、進行電腦版Header設計

一般是切兩個左右區塊(也可以上下垂直區塊),一個區塊置入Logo圖或網站名稱,一個區塊置入主選單,若有其它設計想法,可以再加入其它元素進來,也可以把整個header區塊做不同大小區塊的切版 。

設計提示:

  1. 先切割區塊,一左一右。
  2. 從左側面板區拖拉使用『Site Logo』、『WordPress Menu』兩個元素(如果沒有Logo可以改放網站標題)。
  3. 整個頁首Header的整個區塊可以設成「永遠固定上方」(最外層容器/進階/動作特效)。
  4. 『WordPress Menu』的設定細項,參考這篇

3、進行響應式預覽(平板、手機)

一般平版的狀態可以延用電腦版,但手機瀏覽時因左右寬度較窄,須特別做響應式調整,若電腦版的Header的版型過度複雜而導致在手機版時無法完整呈現或區塊會撐過大過長,就得另設計一組版型結構較為簡單的Head給手機版專用。

預覽手機版的方式 :

  • 在Elementor中直接預覽。

    【Header】版型設計-8

  • 在瀏覽器中用開發人員模式做預覽。(按F12或按右鍵/檢查/點裝置模擬)

    【Header】版型設計-2

4、有二組Header時須設定「回應式」

如果電腦版與手機版的Header是各自設計的,那就須把這2組的header的最外層容器,各別都做一下「回應式」的設定,以達成在電腦或手機時不會兩組一起出現,讓它只出現一組。

【Header】版型設計-5

5、套用全站

設計好了之後,就可以把此模版套給全站,套用後全站的Header選單區,就會以你所設計的為主,佈景主題所給的Header選單區的樣式就會完全被取代掉。

【Header】版型設計-3

【Header】版型設計-4

6、Header再度編輯的進入方式

Header要做二度修改,有二個方式可以進入編輯介面。

(1)從網站前台進入

在首頁或有套用該模版的頁面,滑鼠移至「Elementor編輯」(不要點擊下去),滑鼠移上方即可看到該頁面有套用到的模版,如下圖,

即可點擊「Heder_01(頂部)」,進入編輯介面。

【Header】版型設計-9

 

(2)從網站後台進入

從後台的「範本/Theme Builder / Switch to table view 」,即可找到header的名稱,即可點擊進入編輯。

【Header】版型設計-7

Ps : 未來,任何模版的再度編輯,都是按照以上方式進入編輯。

結論

以上是一個較基本Header的作法,Header的設計也可以很有巧思,可以多觀察不同網站,比較參考一下他們都怎樣去設計的。

另若一些特別頁面不想套用Header,可以把該頁的佈局改成「畫布」,即可讓該頁的Header消失。

範例網站之header版型下載

[Favicon]不同的頁面有自己的Favicon(網址icon)

簡介

讓不同面都有不同的網址圖示(favicon)。

運用範圍

同一個網站中有不同客戶的「一頁式」的商家或服務介紹。

範例

無。

原理與思路

把想要個別控制網址圖示的頁面的id獲取後,個別對這些頁面做網址圖示的變動。

實作

每控制一個頁面,下面整段程式就要再複製一次來使用,例如有3個頁面要控制,下面程式碼就要複製3次,並對應id與替換不同的網址圖示的路徑。

				
					function custom_page_favicon() {
    $current_page_id = get_queried_object_id();

    // 如果目前頁面ID為6,則刪除預設Favicon連結並輸出指定的Favicon連結
    if ($current_page_id == 6) {
        remove_action('wp_head', 'wp_site_icon', 99);
        echo '<link rel="icon" href="https://bentpickle.s1-tastewp.com/wp-content/uploads/2023/11/ADZQbOx.png" sizes="32x32"/>';
    }
}
add_action('wp_head', 'custom_page_favicon');
				
			

總結

滿簡單的,可動手做做看。

遠振虛擬主機的小缺點或限制

此文是列出我客戶用過遠振虛擬主機比較常發生的「共同性問題」或「限制」,不代表我不推薦遠振主機,若以台灣的主機商而言,遠振主機是很優的,只是列出這些是讓在租用主機時可以有一個衡量的點,如果以下缺點或限制是可以接受或在你的使用情況下不會遇上,那就沒什麼大問題,一樣可以申租遠振主機!

缺點1:備份空間的問題

遠振虛擬主機的每日備份是會佔去自己租用的空間的(我常用的Cloudways主機無此限制),所以…

假設買的是入門方案,主機空間有20G, 當網站大小成長到700M時,又進行每日自動備份的話→700M*30=2100M(即21G), 

這樣就會超出整個主機空間的總容量,網站就會無法再寫入資料且網站可能會運作異常,此時就要手動去刪備份檔或改成每三日才備份一次,這一點很常發生,也是一件很擾人的問題。

缺點2: 架第二個網站的限制

遠振的『WordPress專用主機』是『單一網域主機』,故同一台『WordPress專用主機』之下,如果不是使用同一個網域,想再架第二個使用不同網域的網站,則「無此功能」(我常用的Cloudways主機無此限制)。

也就是說假設我在遠振主機有架了一個網站並對應這個網域smallway.com.tw ,但若想再架二個網站雖是可以,但第2個網站無法對應不同的網域,只能對應由smallway.com.tw所切出的子網域(例如shop.smallway.com.tw)才能架第二個網站,這個就是遠振主機單一網域主機的限制。

缺點3:…

 

以上為目前看到的,有新的狀況時再補上…

申請教學 :

[申請]遠振WordPress專用主機的申請流程

如何讓woocommerce單一商品的圖庫可以左右滑動並有切換箭頭?

前言

Woocommerce單一商品的圖庫,有些並沒有「左右切換」的箭頭,這是因不同的佈景主題而有所不同,不過可以透過一個方式來達成,就算是單一商品頁是用Elementor Pro的Single Product模版做的也是可以有相同效果。

如何讓woocommerce單一商品的圖庫可以左右滑動並有切換箭頭?-3

作法

1、安裝外掛

後台搜尋此免費外掛並安裝與啟用。

如何讓woocommerce單一商品的圖庫可以左右滑動並有切換箭頭?-1

2、設定數處

在「一般、畫廊」中做設定,主要要將大圖與小圖的左右導航箭頭都叫出來,詳情也可以參考下方的影片示範。

如何讓woocommerce單一商品的圖庫可以左右滑動並有切換箭頭?-2

3、影片示範 

影片中的測試對象是佈景主題「Hello Elementor」。

 

WordPress免費測試站台(7日)-instawp.io

前言

這也是另一個免費的WordPress測試用站台,你可以在裡面盡情測試外掛功能,而且每個站台的壽命有七日,我想應很夠你測試了。

使用方式

1、註冊

須先註冊一個免費帳號,只要用Email或社群登入即可註冊。

註冊網址 : https://app.instawp.io/register

WordPress免費測試站台(7日)-instawp.io-5

 

 

2、創立測試網站

註冊成功後會自動登入下圖的介面,記得去收信,信中有驗證連結去驗證一下。

再來就可以如下圖②直接創立新的測試網站了,很簡單吧!

WordPress免費測試站台(7日)-instawp.io-4

▼下圖有一些外掛可以先勾選,它就會在創立網站時幫你順便安裝進去,其實我們也可以不勾,等創立好後再安裝自己想要測試的外掛就行了。

WordPress免費測試站台(7日)-instawp.io-6

3、創立成功畫面

可以建很多個臨時網站,每個網站的壽命有七日。

WordPress免費測試站台(7日)-instawp.io-1

延伸外掛

此平台也有出一個外掛叫「InstaWP Connect – 一鍵建立 WordPress 預備環境及移轉」,主要是讓你主網站安裝好此外掛之後,可以一鍵把你的主網站複製到測試平台中,讓你在測試平台中做除錯、改版,也就是一種「副本網站」的概念。

WordPress免費測試站台(7日)-instawp.io-7

不過此方式我比較不會用,因我常用的Cloudways主機本身就有「副本網站」(staging site)的功能了,而且更安全且沒有七日限制。

利用這種測試平台來創立副本網站,有時候等同整個網站內容被該平台複製一份,裡面若有客戶個資或機敏資料也有洩露的風險,故建議少用它的一鍵複製主站過去的功能,只要用來做一般的外掛測試就好。

 

 

[外掛]一鍵全站備份搬家與還原-Everest Backup

免費版外掛一律免下載直接從網站後台搜尋安裝。

外掛資訊

  • 【外掛名稱】 : Everest Backup
  • 【費用】: 免費版
  • 【官方網址】: 點此
  • 【簡介】: WordPress 雲端備份、遷移、復原和複製插件。
  • 推薦指數 : ⭐⭐⭐⭐

說明

這種備份還原外掛,都是在「網站端」做。

免費版的不只提供「手動備份、手動打包、手動還原」,而且也提供「自動排程排份」與「備份存至Google雲端」,這真的很佛心。

支援點對點還原

Everest Backup 不僅限於備份和復原。它也是最好的 WordPress 網站遷移外掛。網站遷移就像複製和貼上一樣簡單。從來源網站產生並複製遷移金鑰,然後將此遷移金鑰貼到目標網站。只需單擊一下,即可完成網站遷移。

Google Drive 整合是免費版本

只需連接您的 Google Drive,並自動將連接的 Google Drive 中的所有備份檔案上傳到特定資料夾。所有備份檔案均透過您的 WordPress 儀表板進行管理。無需再登入您的 Google 雲端硬碟。

免費版是否有備份還原的檔案大小MB限制?

備份時無上限,還原時上傳的大小限制在1G。

Pro的特點

可以自動備份 Woocommerce 訂單。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

「Google Console」對網站做SEO有很大的幫助,但有不少人常常驗證失敗,或不得其門而入,這邊介紹一下我一次就驗證成功的流程,並教導如何順便提交sitmap給Google

提交sitmap給Google : 對一個全新網域的網站很重要,這樣才可能加速Google收錄你的網站。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13

按照下方的流程,可以一次就驗證成功 。

1、先至Google Console登入gmail帳號

2、新增資源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1

 

3、貼上你的網站的網址

下圖請選右邊的「網址前置字元」的圖卡來貼上自己的網址。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2

 

4、請點「HTML標記」的驗證方式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3

用GA來當驗證方式

如果你已安裝過GA,也可以點上圖的第2項「使用你的Google Analyticd(分析)帳戶」,它讀到你已裝過GA的話,畫面會直接跳出驗證成功的訊息,即可直接往本文的第6步驟操作。

 

5、複製HTML標記驗證碼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4

6、到WP網站後台加入HTML標記的驗證碼

後台搜尋安裝此外掛「Header Footer Code Manager」,安裝好後並啟用它。

ps:如果後台已有下圖左側「HFCM」的選項就不用再安裝此外掛。

如下圖,點新增程式碼片段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14

任意命名後,在下方程式碼區貼上後存檔 。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5

 

7、確認有存檔成功

點「全部程式碼片段」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15

確定剛剛安裝的程式碼是「ON」的狀態,代表有安裝成功且啟用它了。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6

8、在Googole Console點下驗證

回到Google Console的頁面,點「驗證」。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7

 

9、驗證成功

成功後點擊「前往資源」。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8

 

10、取得Sitemap網址

WordPress網站預設的sitemap網址,一般是 :  https://網域/sitemap.xml

為了保險起見,可以至seo外掛中查看,而由於每個人網站所用的seo外掛都不一樣,故取得Sitemap網址的方式可能也不一樣,這裡就以「All in one SEO」外掛來示範。

在WP後台的SEO外掛中取得Sitemap網址: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9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10

11、到Google console貼上sitemap網址

左邊點擊Sitemap後, 把剛剛複製的sitemap網址的後面 xxxxx.xml 的字串貼上,有多個的話就提交後再重覆操作貼上。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11

 

12、提交後就成功了

【關鍵字工具】快速驗證Google Console與提交Sitemap-12

 

[全站搬家]網站打包檔下載(備份)+打包檔重新上傳(還原)-使用All in One WP Migration 

前言

這是在「網站端」做的備份、還原。

練習用的網站或是在別家主機做好的網站,都可以用備份外掛把整個網站「打包」並下載回本機電腦。

然後在另一個全新的網站的後台,再把此打包檔上傳即可「全部還原」。

如果你使用別支備份還原外掛有所問題,不妨可試試這一支。

準備

停用快取外掛

為了增加打包與還原時的成功率,請先停用「快取」之類的外掛,以Cloudway主機而言,這支Object Cache Pro常常會在還原時造成無法順利還原的問題,故請先停用後再進行打包。

[全站搬家]網站打包檔下載(備份)+打包檔重新上傳(還原)-使用All in One WP Migration -7

 

實作

假設A站是舊站、B站是新站,兩個網站都必須先安裝一支免費的外掛 : All in One WP Migration

然後再如下列流程進行「備份下載」與「還原上傳」。

一、A站:網站打包檔下載(備份)

A站安裝

先在後台搜尋安裝All in One WP Migration後啟用。

[全站搬家]網站打包檔下載(備份)+打包檔重新上傳(還原)-使用All in One WP Migration -1

A站備份

如下圖建立備份檔。

[全站搬家]網站打包檔下載(備份)+打包檔重新上傳(還原)-使用All in One WP Migration -2

下載備份檔,即完成備份的動作了,等新網站創好,再來把它還原上去。

[全站搬家]網站打包檔下載(備份)+打包檔重新上傳(還原)-使用All in One WP Migration -3

 

二、B站:打包檔重新上傳(還原)

B站安裝

B站也安裝好 :

①備份外掛 : All in One WP Migration (後台搜尋安裝)

②擴充外掛: All-in-One WP Migration File Extension。(擴充匯入上限至512MB)

擴充外掛須先下載至電腦再用上傳方式來安裝,

[全站搬家]網站打包檔下載(備份)+打包檔重新上傳(還原)-使用All in One WP Migration -4

兩個都裝好後都啟用。

[全站搬家]網站打包檔下載(備份)+打包檔重新上傳(還原)-使用All in One WP Migration -5

B站還原

再如下圖,把打包檔上傳來匯入。

「完成」後,「重新整理」網頁,就會出現後台登入畫面,重新以原本網站的帳密登入後台即可。

※注意

「打包」一般是較沒問題,「還原」的話可能不一定一次就成功也可能失敗後造成原網站連後台都進不去,此時就需要進入「主機後台」進行救援了,如果沒有主機後台的權限,在搬家失敗後就可能卡在當下無法做什麼救援工作,原網站也崩潰了無法瀏覽也無法登入後台,那就進退兩難了。

在兩家不同的主機做搬家後的「還原」、或是兩個新舊網站之前的主核心程式、外掛版本落差太大、或是兩家主機環境在佈局設定上的不同,都是可能造成網站「還原」失敗的原因,若有以上可能性因素,最好是先有「主機後台」登入權限再進行「還原」較為保險 。

 

 

每日登入可以累積學習幣!

Line的不良影響

我個人並不很喜歡用Line,因當我一句訊息回覆後,馬上對方又一句回來,如此往返下去則半小時、一小時就過去了,我無法專心工作,除非是正式諮詢或安排會議的討論,才適合這種模式

有時候對方的問題很多很雜,一傳就是十幾封訊息,這就是訊息轟詐了,我就不知從何回起,我就會只回最後一封的訊息。

有時候對方的問題很多還加上數張截圖,因Line無法條列式呈現,我也無法增加腦力去判斷哪張圖要對應哪則訊息,所以我就會只回最後一封的訊息。

另我不喜歡私人Line被直接來電,因我常常在國道開車需要導航,有時因加班在補眠,這些都會不良干擾。

不是正式會議的討論階段,請您用Email,Email可以條列方式呈現多則問題與截圖,也可以讓我先已讀後再慢慢思考怎樣回覆,避免我自己不小心已讀不回造成對方不佳的感受。🙏 -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哈囉,在加Line好友之前請先確認一下幾點 :

1、若您是上課的學員或讀者,請直接用Email發問或在該篇文章留言發問,盡量不要直接加Line發問,因我平常很忙,無法守在Line前與您一句一句訊息對答,若每一期 + 每個學員都加Line課後詢問,我短時間內回不完這麼多訊息也會回得很慢喔 ,請見諒。(用Email發問,我會仔細條列說明,你會得到更完整的圖文回覆,甚至還會附上小影片解說。)
Email : [email protected]

2、若是網站外包詢價相關,您再加Line,因我可能需要與您語音會議或遠端連線。

3、補充說明 : Line的不良影響

以上。

目前線上有 7 個使用者: 1 個成員3 個訪客3 個檢索機器人

線上同時最多使用者人數為 121 個使用者,發生於 2024-05-1419:40

1 個成員 正在線上

#1 – Facy 於 2025-05-0301:53
WordPress教學問答大全 – 架站勤拿手 [網址] [參照連結網址]

3 個訪客 正在線上

#1 – 訪客 於 2025-05-0301:53
post-tree – 架站勤拿手 [網址] [參照連結網址]

#2 – 訪客 於 2025-05-0301:51
post-tree – 架站勤拿手 [網址] [參照連結網址]

#3 – 訪客 於 2025-05-0301:50
post-tree – 架站勤拿手 [網址] [參照連結網址]

3 個檢索機器人 正在線上

#1 – ClaudeBot 於 2025-05-0301:53
架站勤拿手 » ALL POST - 架站勤拿手 [網址]

#2 – Ahrefs 於 2025-05-0301:53
架站勤拿手「6」的搜尋結果 - 第 10 頁 - 架站勤拿手 [網址]

#3 – Ahrefs 於 2025-05-0301:49
架站勤拿手「8」的搜尋結果 - 第 3 頁 - 架站勤拿手 [網址]